随着心理学在广大群众中越来越受欢迎,很多心理学名词也逐渐被更多人熟知,今天Charlie就来把流行音乐的歌词中表现出的心理学元素提取出来,跟大家聊聊防御机制。其实,所有的防御机制本质上都是个体对于那种可能会伤害自己的想法或者行为的防护,个体通过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心理上的安全。
通过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得以在这个世界顺利地存活下去,从这个角度来讲,防御机制对于个体都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的。
1、压抑:我真佩服我,还能幽默,掉眼泪时用笑掩过。——《孤独患者》陈奕迅
*压抑:你忘记了没有想要忘记的想法。
Charlie说:压抑是一个个体把意识不能接受的冲动、矛盾、情感等排斥到意识之外,压抑到潜意识之中,推迟满足需要的时间,从而避免焦虑、紧张和冲突,解除心理压力。每个人都会有压抑,个体可通过压抑自己来达到让自己的意识舒服,避免焦虑和抑郁等等情绪。然而,过度的压抑其实对个体本身并不好,长久的压抑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Eason的《孤独患者》中这句词,我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遇到过相似的情形,然而这还不是典型的压抑。典型的压抑是发生在潜意识中,完全不在意识中呈现的,也就是说,个体在“掩过”这种感受的时候,实际上是不能够在头脑中意识到自己的悲伤的。
2、投射:连你的窃笑也像是鼓励。——《我不会喜欢你》 陈柏霖
*投射:你将你自己的东西归结到别人的身上。
Charlie说:投射是一种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通过投射的防御机制,个体可以避免让自己产生不舒服的情绪。然而过多的投射实际上是对现实和客观的世界的一种逃避。“连你的窃笑也像是鼓励”实际上讲的是“我觉得你在鼓励我爱你,那证明你爱我”,个体通过这样的解释把自己对对方的爱转变为对方对自己的爱,以此来防御那些可能会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现实,比如对方并不爱自己。这是典型的投射。
3、情感隔离:为了什么,该哭的场面,还亮出笑脸。——《不说》 李荣浩
*情感隔离:你没有察觉到情感的感觉。
Charlie说:个体通过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让自己免于感受到情感,从而防御掉情感可能带给自己的伤害。这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常用到的一种防御机制,一般来说,偏向理性的人会更多地运用隔离;或者遇到强烈的应激事件之后,通过隔离可以让我们免于崩溃,比如说亲人的突然离世,突然的天灾人祸,遇到这种强烈应激事件,机体会出于保护自己的正常运行而运用隔离的防御机制。歌词中讲的就是把在“该哭的场面”时体会到的那种悲伤隔离掉了。
4、投射性认同:为你作主,让你受到我的保护,可是你像受苦,到底是谁难以相处。——《最后的风度》 罗志祥
*投射性认同有三种常见的使用方式:
① 投射了如此多的你自己在另一个人身上以致于你对他或她产生巨大的曲解;
② 刺激他人使他产生如你一样的不愉快情感;
③ 刺激他人使他产生如你一样的不愉快情感;加上表现得像那个曾经使你感觉如此糟糕的人一样。
Charlie说:投射性认同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个体通过这种防御机制,让对方身不由己地产生如以前个体曾让其他的个体产生地一样的不愉快情绪,从而来保护个体免于受到面对不确定性的焦虑。简单来讲,就是我们对一个人有一个预期的判断,这个判断就是我们的投射,而接下来他的表现无论如何,只要他没有像我们想象的好的样子,那他就是坏的,我们自己是没有错误的;而如果我们一开始的想象是不好的,他做的比较好,那么我们就会继续“作”下去,直到他有一天他变得成为我们想象中的“不好”的样子。
5、移置:这支手机跟你说过话,这杯子你喝过茶,这个月亮你也在看着吗?——《跟我走吧》 潘玮柏
*移置:你对一个人有某种感受,但是把它转移到另外的人或情况上面。
Charlie说:移置是通过把对一个人的强烈的情感(爱、恨等等)转移到其他人或事物上,以避免这种强烈的情感来给自己造成伤害的一种防御机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将情感寄托在某人的信物上这件事情也是移置的一种表现形式。诗歌和音乐中常见的意象都有情感移置的作用。上述歌词中分别把手机、杯子和月亮当做了自己爱着的那个人的象征,是一种修辞,同时也是一种移置作用。
6、否认:一切苦与乐最终都一样,是为旅途增添花样。——《忧伤的嫖客》 my little airport
*否认:假定你自己已经感知到了现实。
Charlie说:否认有四个种类,本质否认指即使已经有大量的现实证据证实一件事情的存在和真实,但是个体仍然对现实加以否认;行为否认指通过行为的方式象征性地表达出“那个令人厌恶的事情并不是真的”的意思;幻想中的否认表示坚持错误的信念那么你就不必看到现实,从而避免现实带给个体的伤害;言语上的否认指通过一些特殊的字眼使你自己相信现实的虚假性。运用否认的防御机制常常给人以一种“骗自己”的感觉,这很常见,而且也确实能够帮助个体免除一些客观事实带给自己心理上的不适感。
7、被动攻击:我将毕生威武放低,做块阶砖给你垫底。——《犯贱》 陈小春
*被动攻击:你对某人感到愤怒,却反过来攻击/杀死自己。
Charlie说:被动攻击者常常通过把自己的攻击性指向自己而让其他人产生内疚的情绪来达到控制(攻击)别人的目的,以此来防御直接去攻击别人所产生的道德焦虑或者不安全感。山鸡陈的歌词中很多都表现出这种倾向,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陈小春的歌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这种卖惨的方式,是被动攻击的一种最典型的表现形式。
8、理想化:仿佛天和地在挑选我跟你。——《甘心替代你》 郑伊健
*理想化:你过于看重某人,因为:
① 自恋:减轻因为你的缺陷而引起的羞愧感;
② 自恋:你将一个人跟你高估的自体影像(“自体客体”)融合到一起;
③ 爱:为了不体验到失望;
④ 移情:他们就像是你幼年时一个美好的父母那样。
Charlie说:理想化的防御机制通常用来防御自恋的破碎,一个有着健康自恋的人往往会用比较少的理想化的防御机制,因为他们可以接受事情并不总是如想象中的那样完美,失败和挫折也不会让他们的自恋受损。另外,理想化的场景很容易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很多影视作品和艺术作品如果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高度理想化的场面,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和感同身受。
9、升华:那男孩爬上了琴椅,黑键白键映满眼睛,试探着敲奏出旋律,敲开了命运的觉醒。——《黑键》 林俊杰
*升华:你从事于一个象征性地代表着一种幻想的活动。
Charlie说:升华是个体通过把自己内心那些不被社会允许的欲望和社会道德、法律不允许的行为通过一种被社会所认可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发泄自己本来的情感,而不会引起内心的焦虑和紧张。如果将这些冲动和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使其有利于社会和个体自己,这样个体的无意识欲望得到满足,这就叫升华。升华是心理防御机制中比较高级的一种,通过这种防御机制不仅可以使个体原本的内心冲突得到疏解,而且还能够满足个人创造与成就的需要。
*防御机制定义来源于《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